項目
|
2022年 |
2023年 |
2024年 |
員工 |
承攬商 |
員工 |
承攬商 |
員工 |
承攬商 |
失能傷害頻率(F.R.=LTIFR) |
0 |
1.15 |
1.11 |
0 |
0 |
0 |
失能傷害嚴重率(S.R.) |
0 |
39 |
399 |
0 |
0 |
0 |
綜合傷害指數(F.S.I.) |
0 |
0.21 |
0.66 |
0 |
0 |
0 |
可紀錄之職業傷害人數/比率 |
0/0 |
2/2.30 |
1/1.11 |
0/0 |
0/0 |
0/0 |
嚴重的職業傷害人數/比率 |
0/0 |
0/0 |
1/1.11 |
0/0 |
0/0 |
0/0 |
職業傷害死亡人數/比率 |
0/0 |
0/0 |
0/0 |
0/0 |
0/0 |
0/0 |
總可記錄事故率 (TRIR) |
0 |
0.46 |
0.22 |
0 |
0 |
0 |
損失工時傷害率 (LTIR) |
0 |
0.23 |
0.22 |
0 |
0 |
0 |
註 1: 2022 年總工作小時為 866,052 小時 ( 員工 755,626 小時;承攬商 110,426 小時,由 4 月開始統計 );2023 年總工作小時為 896,252 小時 ( 員工 775,331 小時;承攬商 120,921 小時 );2024 年總工作小時為 860,118 小時 ( 員工 752,074 小時;承攬商 108,044 小時 )。
註 2:失能傷害頻率 (F.R.)= 損失工時傷害頻率 (LTIFR)= 失能傷害 ( 人 ) 次數 x1,000,000/ 總工作小時 ( 取兩位,無條件捨去 )
註 3:失能傷害嚴重率 (S.R.)= 總損失工作日數 x1,000,000/ 總工作小時 ( 小數點以下不計算 )
註 4:綜合傷害指數 (F.S.I.)= √ [(F.R ╳ S.R.)/1,000] ( 取兩位,無條件捨去 )
註 5:可記錄之職業傷害率 = 可記錄之職業傷害數 ( 包含職業傷害死亡人數 ) x1,000,000/ 總工作小時 ( 取兩位,無條件捨去 )
註 6:嚴重的職業傷害比率 ( 無法或難以於 6 個月內恢復至受傷前健康狀態 )= 嚴重的職業傷害數 ( 排除死亡人數 ) x1,000,000/ 總工作小時
註 7:職業傷害死亡比率 = 職業傷害死亡人數 x1,000,000/ 總工作小時
註 8:總可記錄事故率 (TRIR)= 可記錄職業傷害 ( 人 ) 次數 x200,000/ 總工作小時
註 9:損失工時傷害率 (LTIR)= 損時傷害 ( 人 ) 次數 x200,000/ 總工作小時
註 10:2023 年意外事故員工受傷請假至 2024 年 2 月 14 日,重新統計傷害日數共計 358 天,故更新失能傷害嚴重率與綜合傷害指數 (GRI 2-4)